吉林公交集团 -芭乐app下载

芭乐app下载

当前位置 : 芭乐app下载首页 >公交文化>员工风采
全国劳动模范刘丽岩
发布时间:03/22 2016   |   发布者:政治工作部

抒写“li”字人生

——记全国劳动模范刘丽岩

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出自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。刘丽岩喜欢这句话,把它贴在了随时可见的发动机盖子上。看淡名利,因为心中有着明确的志向,宁静下来,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。普通平凡的人,因为坚持了自己的梦想,而使人生变得生动美丽。丽岩这个名字也许是父母希望她美丽坚强,但她却用淡泊宁静抒写了她更加多彩的“li”字人生。

服务工作中难免受到委屈与误解,解决的办法唯有激励自己提升自我。只要用心做了,就没有做不好的事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“励”是前行的动力。

1991年,刘丽岩高考落榜,通过招工考试进入了公交公司,成为了一名乘务员。当她背着那个比书包还小两圈的票包,满心欢喜地走进社会这所大学的时候,才真正感到工作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容易。

刘丽岩说:“记得刚上班的第二天,车在十字路口等红灯。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敲车门,问我是否能上车,我说这是路口,按规定不能开门,请您到站桩等车好吗?谁知她的脸一下就变了,居然破口大骂:你不就是一个臭卖票的吗,有什么了不起的。当时气得我眼泪刷地就下来了”。就在心灰意冷时,公交楷模李素丽的出现让她豁然开朗。她在心里鼓励自己,也要做一名像李素丽一样的乘务员。车场把她安排在青年文明号车上执乘,她以李素丽为榜样,和同车的乘务员一起研究车厢服务。买书、看书,反复推敲、琢磨,编写了一套文明服务用语。一有时间刘丽岩就在车厢里练习,回到家,还让家人模拟乘客,想象着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处理方法。有时候连吃饭、走路嘴里都嘀咕着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“魔怔了”。

刘丽岩做车厢服务,不做表面文章,看似平常的小事,都能体现刘丽岩待乘客如亲人。一次,一位乘客上车没多久就开始晕车,吐得满车厢都是味儿不说,还吐到刘丽岩身上了。刘丽岩没有埋怨,急忙扶她到靠窗座位坐下,并拿来纸巾给她擦嘴。乘客很不好意思,刘丽岩还笑着安慰她说没事。就是这样,她在乘务员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。

厉『她生性平和,但对待自己却甚为严厉,绝不允许行车有丝毫的疏忽。也正是因为有股跟自己过不去的劲儿,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。“厉”是提升的过程。

1999年,吉林公交车改为无人售票,刘丽岩放弃了领导推荐的业务员岗位,义无反顾地考驾照,做了一名驾驶员。有人对她很不理解,劝她说:“当驾驶员多辛苦,起早贪黑,没年没节不说,冬天冻得像猫咬,夏天热得像蒸笼,有时候还要挨乘客骂,何苦呢?”刘丽岩却说:“我热爱驾驶员工作,我离不开我的十米车厢”。

刘丽岩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厉,甚至苛刻。刚转岗来到42线时,车开得不稳总是踩急刹车,乘客站不稳自然就多了埋怨:“你会不会开车啊!”刘丽岩暗下决心,别人能开好我也一定能开好。她明白,光有为乘客服务的热情是不够的,还要有过硬的驾驶技能和维护技术。于是,她一有空就向老师傅、老司机请教,还亲自钻地沟调修油电路。当别人休息的时候,她在琢磨着车,当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,她想着怎样提高车厢服务。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,她对自己的车了如指掌。车有什么毛病,通过“闻、听、看、摸”就基本上判断得八九不离十了。在行驶过程中,什么时候该减速,什么时候该滑行,都拿捏自如。她常说:“要让坐我车的人有一种安全感、舒适感。”

通过多年的实践,刘丽岩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,对待乘客要四多:多想一步、多看一眼、多说一句、多扶一把。开车时要三慢:进站慢、转弯慢、过路口慢。要求自己要做到四个一样:心情好坏一个样、车上车下一个样、检查前后一个样、利益大小一个样。这套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,也得到广大驾驶员的好评,并在公交范围内广为应用。

俐『帆过万水,她早已从容面对乘客间的纠纷、从容处理那些琐碎矛盾。她学会了以更为智慧的方式,化干戈为玉帛。 “俐”是服务的智慧。

公交车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,车上什么样的乘客都有,处理好车厢中的各种矛盾更能体现驾驶员的服务水平。一次早高峰,两位老人因为上车时大娘走得慢了点,大爷推了她一把,便在车内争吵,谁劝也不听。刘丽岩微笑着拿起话筒说到:“大爷大妈您二老这一唱一和的,跟说相声似的,瞧把小朋友都逗笑了”。一听她这话,两位老人也不好意思再吵了。她接着宣传到:“好的心情会让您一天生活愉快,相互理解、彼此尊重,让我们共同营造优美和谐的乘车环境。”刘丽岩用真诚的话语感动了乘客,大家对她赞不绝口。

去年高考期间,坐车的人比较多,车到龙川路时,上来一位孕妇,刘丽岩像平时一样动员乘客让座。坐在前门旁边的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让了座,那位孕妇却理所当然地坐下了。她从后视镜中看到那位同学满脸的不高兴。得知他是高考考生,刘丽岩便劝慰他说:“刚才你得到的可是‘两颗心’的感谢啊!今天的考试,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。”那位孕妇也回过神来连声道谢。这时旁边的乘客也随声附和着,那位同学开心地笑了。刘丽岩再一次以细微体贴的方式,温暖了路上的乘客。

丽『她以最美的笑容面对每一个人,以最温暖的方式迎送过往乘客,以最平和的心态规避每场纠纷。事能常足,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“丽”是爱心的源泉。

刘丽岩经常说:“爱心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,用力去做只能做好,用心去做才能优秀”。她把车厢营造得如家一般温暖,让爱充满车厢的每一个角落,使乘客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。

夏天来了,炙热的阳光射进车厢,晒得乘客睁不开眼睛、座椅被烤得烫人,她就去买布缝制窗帘;雨季来临,她又准备雨伞放在车上救急;天气闷热,她把精美的扇子挂在每个座位后面,方便乘客纳凉;天气转凉,她又用红色绒布把车厢扶手包上,还将棉垫一个个固定在座位上;装饰花、方便袋、垃圾桶等便民设施,都是刘丽岩一手添置的。真心付出换来了乘客的认可,一位乘客在留言簿上写到:“座垫像沙发,又像盛开的花朵,给人春天般的感受,使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、舒适。”还有一位老年乘客给刘丽岩写了首打油诗:“一江两岸春风柔,怎比司机情意浓,吉林风光无限好,公交服务美江城”。这些饱含着浓浓情意的话语,正是对她工作的最好回报。

和她跑同一条线路的朱姐说:“我们这条线路公里特别长,还经常堵车,有时候间隔时间长了,乘客就不分青红皂白地骂,我心里憋气,觉得这车简直没法开了。刘丽岩就劝我,大姐咱可别生气,天天这么生气早晚得气出病来,身体可是自己的。咱们换位思考,互相理解一下就好了。听了她的劝,我心里好受多了。刘丽岩还告诉我,她在遇到堵车的时候,会利用这点时间向乘客介绍一下沿线的风景名胜,来缓解乘客的烦躁心理。这招不错!”

沥『倾力工作,也许对小家有所亏欠,但亲人的支持与理解,更加坚定了她服务大家的信念。努力、坚持、不放弃,泪水与汗水润养了幸福的果实。“沥”是执着的坚守。

做为公交人刘丽岩是好样的,可是做为妻子、母亲她却是不称职的。爱人工作三班倒,自己又经常加班加点,孩子从六岁开始就是自己起床、吃饭,上学、放学也都是自己走。这么多年来从没因家里、孩子的原因耽误一个车次。孩子小升初考试那几天,天气格外热,她也想陪孩子两天,可线路上人员紧张,硬是没请假、没串班,让孩子自己去考试。“有一次我爱人上夜班,我又收末班车,等回到家里已是晚上10点多了。看见孩子自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,旁边放着一盒饼干,晚饭都没着落”。刘丽岩的眼睛有些湿润了。

前年1月份,刘丽岩的父亲过70大寿,家中亲朋好友来了20多人,她本应该早点回家帮忙操办一下,可是那天雪下得特别大,车发出去一个来回得两个多小时,线路上车辆周转不过来。她二话没说,又加了一趟,等回到家时已经七点多了。全家人都在等她,没有一个人埋怨她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她很欣慰却又很惭愧。

如今的刘丽岩,已经被授予国家级劳动模范的至高荣誉。但她还是那个不变的刘丽岩,依旧排班出车、依旧行驶在42线上服务着每位乘客、依旧用她最美丽的笑容迎接每一天。

采访随笔:问起刘丽岩身上的工装,她动情地说:“别说,这工装穿在身上,可精神了,就觉得自己身后还有个庞大的企业在维护着我们,大家都是一家人,走哪儿看到穿一样衣服的,都特别亲切。似乎穿上工装就不自觉地告诉自己,现在已经是上班时间了,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就要放下,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,一车人的安全都交给你一个人了。”

身着工装的刘丽岩,十分骄傲。遥想当年,她和搭档关红玲为了展现公交风貌,特地跑到服装店订做了制服,每天穿着制服售票、报站,无比自豪,仿佛自己就是公交的流动广告。她从小就向往能穿上制服,那份敬意之情至今未减。盼了那么多年,工装终于穿在身上了,那份眷恋、那份珍惜,只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体会。

刘丽岩也算是公交发展的见证人,开着崭新的十米远征车,对比过去的车场、车况,刘丽岩觉得自己很幸福,工作环境和薪金待遇在逐年提升,家里孩子也拉拉扯扯上了高中,成绩都还不错,爱人虽不会甜言蜜语,但默默为她付出的一切她都感受到了,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,挺好。


网站地图